正值盛夏,广袤的豫东平原迎来一支特殊的调研小队。7月31日至8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系洪改艳老师,带领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与管理工程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财经研究所的10名同学,辗转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展开“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专题调研。
7月31日,调研小队的同学们陆续到达鹿邑。洪改艳老师细致讲解了问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巧妙讲解了与老乡沟通的艺术,具体明确了调研分工,再次与当地政府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同学们紧跟着进行熟悉、测试问卷的相关工作。
8月1日上午,调研小队早早地到达涡北镇政府,镇党委书记闫玉梅和镇长谷庆林与调研小队进行了密切交谈,介绍了涡北镇农村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随即安排综治办副主任陈珍珍、工作人员李苗陪同调研。

早上同学们来到了孙营村。洪老师带领1名同学和村民吴永国进行深入交流。吴永国是村小卖部店主,提到支付宝、微信等便捷支付方式,吴永国竖起大拇指,对未来农村互联网发展期待很高,同时也谈到,村里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年人居多,网络应用能力偏弱。
下午来到了雷洼村。雷洼村的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恶劣的天气以及差强人意的调研对象,调研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所幸的是,村长宋国旗和陆续赶来的热心村民使调研气氛迅速升温。调研小队还遇到在读大学生林朋,他表示自己家作为村里大养殖户,互联网可以为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8月2日早晨,调研小队到达涡北镇灵子门村。灵子门村网络覆盖面广, WIFI上网比较普及,部分村民从事网络销售。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洪老师与1名同学完成入村问卷,其他同学组织入户问卷。调研中,从事网络销售的王小梅女士表示,近年来她成为了网上商城合伙人,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午休之后,调研小队前往太清宫镇的明星村——后双村。后双村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方面均有发展,并设立了官方网页和微信公众号,对外有一定影响力。在村支书解太山带领下,调研小队参观了葡萄园、制帽厂、养鸭场,对村内的产业有了较深了解。
在年仅24岁的解云飞家中,他饶有兴致地谈到,微商让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网络销售化妆品和服装,效益越来越好。最近他又向直播领域发展,在直播中为其微店进行宣传,人气大量增加,如今他希望通过向村民介绍微商经营的经验,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惠利。

8月3日上午,太清宫镇党委办公室主任于杰、统计站站长李双彤、工作人员张鹏飞陪同调研小队走访了怀楼村和大贺村。在怀楼村,村支书李玉成通过村内微信群通知村民到村委会填写调查问卷。村民们在微信群中积极响应并陆续赶来。在大贺村,村委委员贺继峰前来协助调研小队组织调研,并详细介绍了大贺村的各类产业,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村里桃园。
8月4日早晨,调研小队赶往县政府,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费高建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县域问卷,并安排调研小队前往当地的农村淘宝电商园区。园区后方的两排巨大仓库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仓库可以供创业者免费使用,以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概率。这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目前园区内创业的大学生已经达到80%。

五天的调研时间里,调研小队不仅圆满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还广泛深入农村,与鹿邑的广大农民朋友促膝谈心,真实地了解了农村互联网的应用现状,感受到了农民对互联网发展的期待和向往,感受很深,感悟很多。这次调研,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也是一次鼓励,相信“农村+互联网”的理念已经在他们的脑中萌芽,并且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带来更大的实惠和便利,为“三农”建设发展开启新的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