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28日,由来自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的十名同学组成的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千村调查小组对安新县安新镇和端村镇展开调研,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系俞伟广老师的带领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此次调研活动,共收获有效问卷155份,其中县域问卷1份,入村问卷4份,入户问卷150份,形成2篇调研手记,并录制了10份视频。

7月23日,俞伟广老师和组长提前到达安新筹备调研事宜,24日,小组成员陆续从各地奔赴安新县城和老师队长集合,并召开会议共同讨论调研事项,包括人员分组、任务分配、沟通技巧、日程安排等,同学们互相之间高度配合,为接下来的调研打好基础。
25日一早,调研小组成员乘车抵达安新镇,并换乘水路,前往白洋淀王家寨民俗度假村。该村并不富庶,建筑较为老旧,道路坎坷狭窄。由于无田可种,村民多以经营小本生意和摆渡为生,全村整体经济状况较为落后,季节性旅游业并未给村内经济发展提供较多助力。村民对普惠金融的了解和应用较多,但对互联网的整体应用熟练度不高。在短暂的午休时刻老师及队员及时了解调研中的问题,积极反馈反思,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调研做准备。
下午三点,同学们来到东杨庄村进行调研。东杨庄村生活水平较高,与经济水平同步,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程度也较高,大部分人能熟练使用普惠金融,不少家庭也做网络销售。村内务工人员较多,电子商务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调查人数的增加,同学们对问卷内容和调研技巧的掌握程度更深,速度明显加快,调研渐入佳境,在五点半结束调研。

第一天调研进程虽有曲折,但调研小组基本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大家身体疲惫但心中喜悦,在晚间的工作会议中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明确了第二天的调研任务。
第二天,同学们乘车来到端村镇,在镇团委田书记带领下抵达西前街村,在该村村委会室内进行了集中调研。西前街村民绝大部分从事农业,收入来源基本单一,对互联网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交方面。还有部分居民从事蚂蚱养殖,从互联网上获取养殖知识技术。

下午,调研小组来到最后一站——边村。作为小康村,该村治理良好,村民相处和睦,是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村。在村干部的大力帮助下,调研小组继续采取集中调研的方式,在村委会室内开展问卷调查。该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较之于前三个村,小康村支付宝的使用比例更高,但网上理财的人数寥寥。入村调研虽然止于边村,但调研小组对调研项目的思考未止,农村互联网应用仍有不短的前路要走。
第三天,俞伟广老师和一名同学配合,共同走访了安新县县政府及工商局等部门,完成了县域问卷,具体了解了安新县概况,本次安新县定点调研顺利完成。
由于雄安新区新规划的某些特殊原因,本次调研仅走访了两个镇四个村,调研时间虽短,但调研小组没有丝毫放松,高质量地完成了调研任务,每晚坚持进行工作会议,总结当日情况,整理问卷、录入数据,在调研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乡间淳朴民风,了解到农村发展现状,尤其是农村互联网应用现状。同学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赞扬。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对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发展有一份绵薄的助推之力,而这次经历亦会成为同学们人生中一笔独一无二的财富、一抹不会淡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