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8月3日,由来自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的10名同学,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系何士产老师的带领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利辛县永兴镇、城北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调研,调查小组顺利完成了此次调研活动,共收获161份有效问卷,其中1份县域问卷、6份入村问卷、154份入户问卷、4篇调研手记。
7月30日,何士产老师和队长提前到达利辛进行调研事宜的筹备;31日,小组成员从各地赶来在利辛汇合。在下午的预调研之后,当晚召开调研筹备会,并对财务、摄影、调研手记以及调研行程等工作做了安排和规划。大家两两一组、紧密配合,对接下来的调研充满了信心。
8月1日,同学们来到永兴镇,对永兴的两个村展开调研,得益于刘阳镇长的紧密配合,提前将入村问卷发给村委会,并对我们的调研做了详尽的说明,使得我们在这两个村能较快的展开调研。
上午,同学们在解甲集村开展快速调研。下午2点,调研小组马不停蹄地赶往双龙村,进行新一轮的调研。

这里燃烧着互联网的点点星火。村里商店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普惠金融形式渐渐普及,无线宽带也完成了全覆盖,展示着乡土中国在互联网浪潮中的转型。下午,同学们采访了当地邮政系统的工作人员。基于农民兄弟的网络操作不熟练,邮政系统在各个村落设置网点,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代收、网售。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永兴镇已经在网络上打造特色咸鸭蛋的农产品品牌,农村电商的发展渐入佳境。
8月2日,经历了一路的颠簸以及狂风暴雨的洗礼,同学们终于来到了利辛县永兴镇诸王村。诸王村是利辛县永兴镇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也是当地互联网应用比较发达的地方。到达村委会以后,调查工作得到了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村委会不仅认真填写村级问卷,还派出五名代表带领五个调查小组去往村民家中进行调查。在上午十一点左右,同学们早早地完成了问卷,上午在诸王村的调研任务圆满完成。
午饭后,调查小组没有休息,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城北镇徐田村。

8月3日清晨,同学们出发去与城北镇陆镇长会合,在三和村和陆店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问卷的收集任务。对于之后的问卷录入工作,同学们也是非常的尽职尽责,甚至在超市避暑时也不忘整理问卷。
我们的调研时值利辛县脱贫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犹在耳畔。每到一个村委会,村干部都在整理着厚厚的扶贫文案。因地制宜,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这一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力量。正如会计学院赵子夜老师所言,”希望你们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财经类人才,温情体察转型中国的辛劳,去触摸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能够守护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正如你们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中的倾力而为。”我们身处中国的金融中心,站在百年上财的节点上,我们知道,偌大的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农村,它们见证着祖国转型的辛劳。这片皖北土地给我们一捧水,它咸中带苦仿佛眼泪,又回味甘甜悠长。它让我们知道,我们还有这些可能性,可以在更多的岗位上守护中国的财富。我们会记得在千村调查项目中的倾力而为,这是我们给百年上财、转型中国的一份礼物。